關於樂器電顫琴的一切

顫音琴是上世紀初創造的年輕樂器之一。大多數人不知道電顫琴的外觀或聲音。同時,它也積極用於爵士樂和現代學術音樂;其寬廣的音域使電顫琴成為現代電影和劇院的需求。

這是什麼?
這是一種樂器,屬於打擊樂組的一部分。它的聲音讓人想起木琴或馬林巴琴。在結構上,它是一個安裝在輪子上的框架,便於在舞台周圍移動。 這是一種相當龐大的樂器,其重量為 60 公斤。

儘管電顫琴被歸類為打擊樂器,但它與傳統的鼓、定音鼓、手鼓和鈸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這是一種非常龐大的樂器,具有復雜的設計,可以讓您獲得不同的聲音。

在它的上部有類似於鋼琴鍵的金屬板。 他們在錘子的幫助下演奏電顫琴,在這些盤子上輕輕敲打。 在錘子中,頭部的形狀和製作材料可能不同,因此可以獲得不同的樂器聲音。
通常,音樂家用四個木槌演奏電顫琴,每隻手拿著 2 個。

對於每個板,在結構底部安裝了一個諧振器,用於放大其聲音。 為了產生特有的振動聲音,在電顫琴上放置了一個電動機,它可以關閉和打開諧振器的孔。這種類型的樂器正是因這種聲音而得名的。

電顫琴還有一個踏板,就像鋼琴一樣。 降低和升高它,音樂家會抑制樂器的聲音或將其延長一段時間。

電顫琴的聲音範圍為三個八度,最常用於爵士樂團,因為它最適合爵士樂和流行音樂表演。 正是由於爵士樂和舞台,電顫琴在 20 世紀中葉特別受歡迎。

在學術表演中,現代管弦樂隊使用它來演奏 20 世紀作曲家的作品:
- 斯特拉文斯基;
- 肖斯塔科維奇;
- B.布里頓。
這些創新作曲家創作了許多樂曲,其中顫音琴是管弦樂作品中的獨奏樂器。
此外,這種樂器由於其音域寬廣、音色獨特,常被用於電影配音。

故事
電顫琴的發源地是美國。 它是由居住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的美國大師赫爾曼·溫特霍夫於 1916 年至 1921 年期間發明的。 他對馬林巴樂器進行了很多實驗,將電動機連接到它上以獲得新的聲音。結果,發明了一種新的打擊樂器,其設計中有一個電動機。這是唯一使用這種技術設備工作的鼓手。

新樂器在美國的普及是由著名音樂家路易斯弗蘭克在1920年代進行的。非常喜歡這種樂器的聲音,特地為他寫了兩首樂曲,《吉普賽情歌》和《Aloha Oe》。他們很快成為熱門歌曲,電顫琴也因他們而出名。

30年代,著名的爵士音樂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開始在他的管弦樂隊中使用它,他製作了這種樂器的聲音的第一次錄音。

後來,電顫琴加入了另一個在美國同樣出名的音樂團體——古德曼爵士四重奏,之後所有的爵士音樂家都開始使用這種樂器。

60 年代,音樂家 Harry Burton 發明了一種使用 4 個打擊樂器的方式,讓您發現電顫琴聲音的新可能性。同一時期,該樂器的第二波風靡全球開始。 今天有演奏者在演奏電顫琴時可以使用5個甚至6個打擊鎚。

之後,幾家專門做鼓手的工廠,立刻開始生產一種新的打擊樂器。 進入21世紀,電顫琴的生產規模化。 它由著名的樂器製造商在世界不同國家製造。沒有任何爵士樂團的演出離不開這個設備。音樂家演奏當代著名作曲家的獨奏作品,專為電顫琴而寫。

聽起來怎麼樣?
標準電顫琴具有 3 個八度音階的寬廣發聲範圍。 由於採用諧振器加強的原始設計,它可以將 F3 音高到 F6。 還有可以演奏 3.5 或 4 個八度音階的大型電顫琴。

由於存在所有相同的諧振器,該樂器的聲音可能會有所不同。 音樂家的演奏風格也起著很大的作用,他可以使用 2-3 到 5-6 的錘子來演奏作曲。一般來說,這種打擊樂器的特點是其獨特的音色和廣泛的音樂可能性,用於流行表演類型以及學術音樂。
原始而多樣的聲音使其可以在電影攝影中使用,創造原始的背景聲音和音樂主題。

Gary Burton 在 1960 年代引入了古典四錘擊法,他能夠在這台樂器上使用旋律和和聲模式來製作有節奏和快速的旋律。
一般來說,電顫琴可以讓您在低音和高音域中以原始聲音播放緩慢而有節奏的旋律。

在音樂中的作用
電顫琴在 20 世紀的音樂文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著名的顫音演奏家包括:
- 萊昂內爾·漢普頓;
- 加里·伯頓;
- 喬洛克。



對於電顫琴,許多著名的作曲家因其獨特的聲音而創作了獨奏部分。 伯格創作了歌劇《露露》和《春天的交響曲》,其中這位鼓手在其中發聲。 布里頓為芭蕾舞劇《寶塔王子》和歌劇《仲夏夜之夢》寫了音樂,這兩部劇都配有電顫琴部件。 Darijus Mijo 和 Siegfried Fink 為他創作了獨奏音樂作品。

早在 1938 年,當本尼·古德曼的爵士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時,電顫琴作為獨奏樂器在美國首次亮相。 隨著美國爵士樂的傳播,這種樂器在世界範圍內的最終認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這個時候,許多著名的顫音演奏家開始與爵士樂團一起作為獨奏樂器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並帶有原始聲音。其中包括特里·吉布斯、米爾特·傑克遜、邁克·曼涅利。

與美國的爵士樂團同時,學術作曲家開始使用電顫琴,包括在歌劇和芭蕾舞的樂譜中使用電顫琴。 作曲家被這種樂器的複音所吸引,它既可以在鼓組中演奏,也可以在獨奏中演奏,完全填滿了聲學空間。